当前位置:首页产业研究 → 新闻正文

百台引擎下线「定锚」:中国商业航天从「技术验证」迈向「常态化发射」新航道

发布时间:2025/5/8 15:04:15    文章来源:互联网    浏览次数:

  近日,在商业航天领域传来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: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下文简称“蓝箭航天”)自主研发的第100台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,于浙江省湖州市的动力制造基地荣耀下线。这一里程碑式的成果,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动力系统从“单台试水”迈向“批量生产”的新纪元,为我国商业航天产业的高质量、规模化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,具有不可估量的标志性意义。

  蓝箭航天动力研发部与动力制造基地的双料掌门人——刘磊总经理,在谈及商业航天发展要诀时,一针见血地指出:成本控制是商业航天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。当前,液氧甲烷(液态氧与液态甲烷的完美结合)已成为火箭燃料的热门之选。这得益于其燃烧彻底、无焦炭残留的特性,以及相较于传统燃料(如煤油)更为低廉的成本优势。在综合考量推力、续航能力等多重因素后,蓝箭航天毅然选择了液氧甲烷作为火箭燃料,开启了商业航天的新篇章。

  回溯至2023年7月,朱雀二号遥二运载火箭一飞冲天,成功入轨,不仅填补了国内液氧甲烷液体火箭技术的多项空白,其搭载的发动机更是成为全球首个实现入轨的液氧甲烷发动机,书写了商业航天的新历史。如今,蓝箭航天已成功下线的100台液氧甲烷发动机,覆盖了“天鹊”“天鹊A”“天鹊B”三大系列,以推力强劲、结构紧凑、调节灵活等优势,傲视群雄。

  去年9月,我国自主研发的可重复使用火箭——朱雀三号的试验箭,圆满完成了10公里级垂直起降返回飞行试验,标志着我国在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。而这一壮举背后,正是“天鹊”系列发动机的鼎力支持。“天鹊”系列发动机,作为国内商业航天领域全自主研发、且经过飞行验证的佼佼者,其成功下线不仅彰显了蓝箭航天在火箭发动机技术上的深厚底蕴,更标志着企业已具备支撑高密度、低成本、可复用商业发射的工程化能力,为我国商业航天步入常态化发射阶段铺平了道路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在此次发动机下线的过程中,地方政府在科技创新、产业扶持、要素保障等方面给予了全方位、无微不至的支持,生动诠释了我国民营航天企业与地方产业政策深度融合、协同发展的创新模式。据统计,目前浙江湖州的空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已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总数超过40家,共同绘制着商业航天产业的宏伟蓝图。


相关新闻
Copyright © 航天智造(厦门)科技研究院 闽ICP备2025096664号
关注我们